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通讯员 高翔 郑名扬
(资料图)
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一起组成技能人才梯队,并位于这支队伍的顶端。然而目前,我国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已无法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缺口。
4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简称“卓工学院”)揭牌,招收硕博研究生,培养技术创新能力突出、能发现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以期探索解决之道。
人才充分参与实践
打通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为培养一批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10年,我国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进入3.0时代,需要推动更深层的改革。国家为此集中部分高校和央企,聚焦关键领域,高起点、高质量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和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不同,卓工学院实行理事会负责制,学校、企业、行业共为理事会成员,通过“订单式、项目制”,让人才充分参与实践,加快打通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卓工学院院长解孝林介绍,校企双方将共选生源、共同指导、共设方案、共建课程、共抓过程、共提质量,全程将企业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绑定,突破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高的瓶颈。
学生入学前,企业将根据实际项目给出研究课题,确定招生专业需求,校企共同匹配合适的导师团队,并制订课程,学生自主选定导师组和课题。学生完成一年的基础课程后,将跟随项目开展工程实践。三年毕业的硕士将有两年在企业实践,四年毕业的博士有三年在企业实践。
包括中国信科集团、三峡集团、东风汽车在内的15个理事会成员单位,都是和华科大优势学科相关的头部企业,将以“一校对多企、一企对多校”的模式,培养人才,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华科大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华为、海尔、海康等很多科技型企业里,以周云杰、陈宗年、黄立、张小龙为代表的卓越工程师们,用自己的实践,得到了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的充分肯定。”理事单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丁宏祥说。
学科交叉
打破“谁也不管”模式
不同于其他工程师培养,卓工学院培养的是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工程人才,能引领产业发展。
“订单式、项目制”的培养模式,促使卓工学院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科研资源,改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组织模式,形成多学科交叉创新机制。
“多学科培养往往不好划归‘责任田’,我们探索打破专业、学科壁垒的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孝林说,管理方式、课程设置、评定标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将有很大的调整。比如,实施项目制、跨领域、冠名式编班相结合的模式,来组建各年级集体,而不是按专业。每名学生都将根据项目需求,由两位甚至多位导师进行跨专业、跨学科教学、指导。
解孝林说,通过促进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效的学科交叉,还能发挥多学科团队联合作战、联合攻关优势,加强交叉创新,突破企业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谢莒芃即将进入该学院,他已完成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选择了东风公司的项目,将在今年下半年到企业。“我研究的方向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通过这个项目,希望能在自动驾驶算法方面有所突破,和企业一起共同攻克技术难题。”谢莒芃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