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较城市地区要强,农村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整体情况好于县镇,农村地区数学教师资源配置和结构合理……”在谈及调研经历时,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大二学生李谕希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就在一年前,刚上大学不久的她认为考察调研是一项较为容易的工作,“只要懂理论、会搜索、勤走访就行”。正是李谕希身后的一个调研团队——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组,改变了她的认知轨迹和学习方法,使其从“埋头书本”走向“躬耕实践”。
(相关资料图)
2021年春天,该校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易明在评审学生论文时,发现了一个怪象——很多论文选题都局限于某一领域。“比如‘互联网+’领域,大谈信息技术却很少涉及其他领域;再如‘人工智能’领域,也只涉及算法模型、编程等技术知识。”
这让易明颇为头疼,“在学科融合发展日益加速的形势下,如果学生只盯着所学专业的‘一亩三分地’,恐怕就要与现实‘脱节’了”。他将目光投向师范院校的专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经过多方努力,易明代表学院与湖北省荆门市教育局达成合作,组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核心素养调研团队,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
这支队伍以8名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的学生为主要力量,以10余名硕博研究生为后备军,李谕希担任队长一职。团队成立之初,李谕希就遇到了一个不小的挑战: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概念已有几十年,但相关分析和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确定研究工具的有效性,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当时,我们团队花了近1个月时间阅读相关书籍,才逐步形成整体认知,并尝试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回想起那段经历,李谕希直言,“小到一个问卷问题的设计原因,大到试题本身的效度和信度,每一个细节都是团队老师带领我们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在综合解读已有文件后,团队设计了6套核心素养发展监测试卷和相关变量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内容涉及阅读、数学、科学核心素养等。完成设计后,队员周珏的日程表立马安排得满满当当,“去荆门市273所学校巡查核心素养试题考试、对3所农村学校的102名师生进行深度访谈、收集11290名学生的线上问卷数据……”
“仅‘钟祥市柴湖镇第一初级中学’这一所学校,在录入信息时就看到了3种叫法,这导致软件反复出现‘数据不匹配’的提示。光是校对这些信息,就花了整整一个月。”李谕希回忆。参与同样工作的徐玉婷也有如此感受,“明明这些理论知识早已在课堂及书本上学过,但直到实际运用才发现自身的不足。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归理论,循环往复,或许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开端。”
“从纵向来看,农村义务教育低学段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科学核心素养强于高学段学生。从横向来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各方面素养表现与城市、县镇普遍存在较大差距,而阅读素养的差距尤为显著……”时隔一年,当该院院长李玉海手握《荆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及影响因素调研报告》,介绍荆门市核心素养监测情况时,团队成员们的眼中流露出欣慰和自豪。
“一场场集中培训、一次次实践调研、一句句家访交流……用一年的时间解剖‘荆门市农村义务教育核心素养’这只麻雀,从中窥到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脉络与方向,也让我对将要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加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团队成员、数学与应用专业师范生傅果勇在调研日记中写道。
拿到调研报告后,荆门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卢学新表示,“我们会将该成果深度运用在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荆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素质导向的教学与评价’理念的深入落实。”
“调查研究既是一门方法理论课,也是一次社会实践课。把学校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引导大学生学真本领、练真功夫,在实践锻炼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观察民情,才能培养出更多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雨露表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张紫微 尚紫荆)
原标题:《一堂调研课遍及7县(市)、273所中小学——华中师大:学子在社会实践中练“真功夫”》
关键词: